随着苹果X的推出,苹果用尽了各种科技,把X内壳塞的满满的,但任何技术再高,质量再好也无法逃脱损坏的厄运,所以说也是苹果间接培养了中国众多顶尖维修高手! 前些时间一位一起锻炼身体的朋友,拿来一部X给我,他知道我曾经是半个“挨踢”男,让我帮助他修一下,我马上表示我有接近十年没有修过机器了,但朋友表示修得好就给他,修不好就不要了,想一想既然这样可以,还能给团队测试点数据。 拿到手机,测试接打电话没有问题,WIFI信号很弱,勉强可以连接,他说在用手机导航时候,定位信息很是不准,经常飘到十公里以外,重要的问题是,面部识别经常不好用,经常需要用密码来取消面部识别,重新录入才能使用,但录入头像信息时候又经常出错……. 为了验证一下故障现象,我注销了他的面部信息,把我的面部信息录入,一切都很顺利,没有任何问题,面部识别也和正常机器一样,但看一眼屏幕,小锁头图标就自动扭到右边打开了。继续谈机器是怎么产生问题的,朋友说一天外面吃饭,一杯水在餐桌上不小心碰撒在X手机上,擦拭了一下就准备回家了,路上掏出手机发现关机了开不起来了,然后他不淡定了,慌乱中找了一家超市里修手表一样一张小桌子的修理店,手机拆下主板后没发现进水,维修工给电池激活了一下,就开机了,当时就面部识别使用不了,只能靠密码启动,修理师傅说应该是面部识别照相头坏了,没办法修,要想修好就要换机要很多钱,朋友当时拿回手机,到家充电后,又测试面部识别又录入成功率了,只是偶尔只能用密码开锁,WIFI信号弱,导致切换手机卡数据,也花了不流量少钱。故障问明白了,开始测试。 打开手机,手机主板很干净,没有动过烙铁的痕迹,也没有一点进水的痕迹,只是有些固定主板的内部螺丝并没有装全。既然面部识别现在没有问题,那就先看看WIFI为什么信号弱吧,打开图纸找到高通RF主板,与原理图对接查看,找到JUTAT1_E 
看到这个关于5G的文字,就是WIFI的天线接口,在显微镜下,用表笔尖按压这个被前摄像头和面部识别组件排线覆盖的接口排线座,感觉每按压一下就有“咯噔咯噔”的响声,再次按压了几下,感觉又有一声“咔”的声音,加电开机关闭WIFI开关,再打开好几个满满的WIFI网络图标出现在屏幕上,太简单了,就是上个师傅怕按坏面部识别组件排线没把JUAT1_E安装到位,看来面部识别也同出一辙,我把所有排线都扣开,显微镜下观察一下排线连接器和PCB板上的连接器,确认没有氧化,没有异物后按压到有轻微 “咔”的一声才结束这个维修过程。 时间一转过了两天,机器看看视频,浏览网页,什么问题都没有,用地图导航 ,我的位置信息,最多也就差个百把十米,吃了午饭随手拿过手机一刷,居然手机的小锁头毫无反应,只能输入密码了,进入界面后,重启手机依旧无效,原来问题真是存在,密码注销掉原来的脸部信息,重新录入提示“保持面孔在取景框内,面孔已移到取景窗外”没法录入,只好取消。度娘了一下,发现有比较多问这个问题的人,有的说把钢化膜揭了就好了,有的说返厂换新机了,问题一样都是无法面部识别,只能用密码进入系统。关于此问题的解决或技术性回复完全没有,我手上的这部机器完全是裸奔没有贴膜。故障现象如下图: 
平复了一下,重新拆开手机,完全没有思路,那就重新开始判断: 1.面部识别录入的时候已经清晰的把我拍摄进去了 2.感觉前置照相头和面部识别组件不应该有损坏,如果有损坏应该手机提示硬件故障。 3.因为连续用了两天都没有出现问题,而且电池待机时间,没有感觉很耗电,用电源测试基本排除大电流或发热损坏现象。 提示面部超出框外,但实际头像已经在框内。难道苹果在脸部识别时候,还加入了硬件识别头部是否在手机前?也不排除这个改变世界的企业会这样设计,人脸录入时只能用前置摄像头,仔细推敲后,判断可能这个框内框外的检查是靠手机屏幕上的光感和距离传感组件实现的。打开ZXWTeam 软件,选择X的听筒和光感排线图,并打开黑鱼的排线原理图。 

分析后得知连接器10# 是距离传感器的I2C SDA ,12#是I2C SCL引脚,待机后斜划屏幕拉出设置快捷界面,把亮度调到最低,用另一部手机去照射屏幕听筒部分,屏幕亮度可以自动调节变化,感觉I2C应该数据是正常的,为了验证判断,卸下固定在屏幕上的听筒光感和距离传感组件。用ZXW软件找到可以接线测量的点(主板上01005封装的元件太小不适合长时间测量)


此点为 SCL
去掉上面的双面胶,直接用烙铁焊接两条线,到一个没用的线路板上,在焊接两个硬点的铜线,用两个示波器探头勾在粗铜线上 
实际连接的焊盘做测试点使用 
用个不用的小线路板,接出硬一点质量的铜线 
示波器双通道都设置直流1V档位,时间/格5us 开机后 IOS系统软会通过CPU-U1000 BA9 ,AV9发出I2C通用协议,检测外挂器件是否正常存在,然后进入系统后会发送实时数据给CPU-U1000,直到休眠,当任何条件唤醒手机,距离组件又会发实时数据给U1000. 实测数据如图: 
整个周期的数据可以参考附件视频 初步判断I2C 正常 测量J4600二极管反向压降和正常机对比,没发现差距过大 分别为 1# :0.7308 , 3# :0.4157 , 15# :0.5364 , 17# :0.5362, 21# :0.8533 , 23# :0.5897 , 25# :0.5896 ,27# :0.4493 ,32# 33# 34# :0.5887 2# :0.7277 , 4# :0.7044 , 6# :0.7258 , 8# :0.6102, 10# :0.3688 , 12# :0.3684 , 14# :0.3701 , 16# :0.5350, 18# :0.5354 , 20# :0.4792, 22# :0.8520 , 24# :0.5878, 26# :0.5878 , 28# :0.4494 5#7#9#11#13#19#29#30#31#:GND 以上数据由福禄克287万用表测试 
扣好听筒和光感距离排线,重新设置FACE ID,居然又可以用了,看来遇见软故障了,继续保持这个这个状态测试,折腾了几个小时后手机又无法脸部识别了,这时快速断开电池,又测试了一遍J4600发现6#反向压降 OL,放置一会,又测试,发现又恢复正常了。

打开ZXW J4600-6# 对外接有两个焊盘,左面的C4650一端对地,右面的接FL4650,用刀片在显微镜轻轻挑起覆盖在FL4650上封胶,FL4650和胶都没怎么挣扎就一起下来了,在显微镜下想把胶里的电感清出来,回装回去,一不小心连胶都不知道弹到哪里了,拆了个其他板上的FL4650焊回去(短路也一样使用)装机后面部识别恢复正常。 通过ZXW排线原理图看到 J4600 6#是连接到距离传感器的4脚上,通过J4600连接到FL4650,


|